当潮玩经济遭遇畸形狂欢:泡泡玛特新品“MOKOKO”秒罄背后的资本游戏
夜幕降临,8月21日晚,一场围绕泡泡玛特新品的狂热争夺战悄然打响。然而,这场看似寻常的新品发售,却迅速演变为一场由技术截流和饥饿营销共同导演的资本游戏,将潮玩经济的暗面暴露无遗。原价仅为199元的“MOKOKO晒晒夏日”搪胶挂件,在顷刻间被一扫而空,转瞬间便被黄牛炒至1500元的天价,溢价幅度高达惊人的8倍!
一、 新品秒空:一场未开始便已结束的抢购
当晚22时整,泡泡玛特小程序和各大电商平台准时开启“星星人好梦气象局”毛绒挂件盲盒(整盒474元)和“MOKOKO晒晒夏日”搪胶挂件(单个199元)的同步发售。许多消费者早已严阵以待,提前设好闹钟,守候在屏幕前。然而,当他们满怀期待地点击链接时,却发现早已身陷拥挤的排队人潮中。“除非能排在前两位,否则根本不可能抢到,”一位名叫小台的网友无奈地表示,最终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付款失败的提示。更多的消费者则遭遇了更为糟糕的境况:页面卡顿、购物车按钮迟迟不亮起,还没来得及操作,页面上已经赫然显示着“售罄”二字。即使泡泡玛特在天猫直播间分批次投放了6000件单品,也难以满足如潮般涌来的需求。在抖音平台上,“MOKOKO晒晒夏日”挂件的预约人数更是突破了38万,可见其受欢迎程度之高。
展开剩余78%二、 黄牛产业链:技术与人力的双重围剿
在这场看似公平的抢购游戏中,真正的赢家却是那些隐藏在幕后的职业黄牛。他们利用Python爬虫和群控软件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毫秒级的抢单速度,部分团队甚至配备了专门的算法工程师来优化抢购策略。与此同时,在线下门店,黄牛们则雇佣大量的“代抢”人员,通宵排队,以囤积尽可能多的商品。二手平台的数据显示,在MOKOKO挂件开售后的短短三天内,成交量便达到了724单,均价高达847.3元。一些商家甚至打出了“799元包抢到”的广告,宣称“保价保单”,甚至在商品尚未正式发售时,就已经接到了6单预订。
三、 价格狂飙:隐藏款一骑绝尘,LABUBU黯然失色
在黄牛的炒作下,MOKOKO挂件的价格一路飙升。发售次日,其在二手平台上的价格便已攀升至800-1500元,最高溢价高达8倍。与此同时,“星星人”整盒的价格也从474元被炒至1350-1450元。其中,隐藏款“大风中凌乱”更是因为其1:72的极低抽中概率,而被标出了1000元的天价。与MOKOKO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风靡一时的LABUBU 3.0整盒的价格却跌至780元。有黄牛甚至直言,MOKOKO的热度已经超越了LABUBU刚走红时的盛况。
四、 消费者困局:情怀买单还是沦为韭菜?
面对如此疯狂的炒作,消费者们也陷入了困境。来自济南的朱女士无奈地表示:“474元的盒子翻三倍买,这已经失去了收藏的意义。”一位资深的潮流收藏家张先生指出,盲盒的稀缺性和社交媒体的传播效应叠加,共同催生了二级市场的投机行为。在正版价格高企的情况下,一些玩家开始转向盗版。迷你LABUBU的盗版挂件单价甚至不足10元,但当消费者向客服质疑其真伪时,却遭到了回避。
五、 品牌业绩狂飙与产能之间的矛盾
尽管消费者怨声载道,但泡泡玛特却在这场狂欢中赚得盆满钵满。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营收高达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净利润更是激增362.8%,达到47.1亿元。其中,LABUBU贡献了48.1亿元的营收,星星人IP也实现了半年收入3.89亿元的佳绩。然而,在业绩狂飙的同时,泡泡玛特的产能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尽管其毛绒品类的月产能已达到3000万只(同比增长10倍),但联席COO司德仍然坦言,下半年产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六、 官方回应:无力应对炒作,高粘性用户成增长基石
面对愈演愈烈的黄牛炒作现象,泡泡玛特客服的回应却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他们表示“暂无专门政策”来管理炒作行为,仅建议消费者通过官方渠道购买,并承诺“未来优化服务”。然而,会员体系的数据却揭示了另一个真相:中国内地5912万会员贡献了91.2%的销售额,复购率高达50.8%。这些高粘性的用户,才是泡泡玛特业绩增长的真正基石。
这场由“MOKOKO”引发的狂欢,折射出潮玩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平衡品牌增长与消费者权益、如何有效遏制黄牛炒作、如何提升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是泡泡玛特乃至整个潮玩行业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否则,这场由资本和营销共同编织的“美丽泡沫”,终将有破裂的一天。
"
发布于:内蒙古自治区浙江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