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大决战里著名的黄维兵团进军镜头
在我方战史上和大多数军迷口头上,对淮海战役黄维兵团的装备情况,一直是比较大而化之,笼统概述,不太揪其细节。
最大而化之的,往往把黄维兵团整个的描述成美械装备。稍微讲究一点细节的,也往往会说,敌12兵团的骨干18军是“五大主力”之一,全美械装备。
那么18军在淮海战役的时候,真的是全美械装备吗?
我的答案:非也。
1948年8月11日,俞济时统计当时国军美械部队现状以及已损失的美械师旅番号并上报蒋介石。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的“现有美械师旅番号”里,没有18军或整编十一师。
现有美械师旅番号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16个普通美械师(每师3团,共48个团),具体如下:
94军的121师、5师、43师。
13军的4师、89师。
8军的42师(即荣誉一师)。
9军的166师。
54军的198师、8师。
新一军的50师、新30师。
新六军的14师、新22师。
新七军的新38师。
第六军的新39师(由青年军207师改编)
上图:俞济时上报蒋介石“国军美械部队现状以及已损失的美械师旅番号”
第二部分是6个整编旅(每旅3团,共18个团):
整9师(王凌云部)第9旅、76旅;整5师(邱清泉)200旅、45旅;整70师(高吉人)96旅;整8师103旅。
第三部分大部位美械者2个旅(共4个团):
整编54师36旅(欠1团)、整编83师44旅(欠一团)。
以上总计70个步兵团,即为1948年8月11日国军全美械所有团级单位。
国军全美械装备的军最初是13个,总计39个步兵师,全美械的步兵团最初为117个,到1948年8月,大决战前,共损失38个,改装9个,剩下的就是上面的70个。两年解放战争打下来,整体存活率为59.83%,约60%。
在国军当时美械部队库存无多,美械枪弹屡屡告急(蒋介石曾亲自电报杜聿明,提醒东北美械部队节约弹药,不要浪费)的情况下,所有损失的美械部队,一经重新成立,一律更换为国械。
而本文要关注的整编11师也就是18军,作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在淮海战役前也并有经历严重损失和重创,到了此时已经整体改装为国械了。
上文说的改装9个团,就是指18军的9个团。
报告里明确写到:18军改装国械后,原有美械已经悉数收缴,补充其他美械部队。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18军的换装显然是上峰明确的主动行为。否则不会将18军原有美械收缴,拨补其他部队。因为如果18军的国械掺杂,是因为美械的战损导致的,那么损失美械补国械就好了,根本用不着把美械全部收缴,拨补其他部队。
但这份报告里没有更为详细的数据,因此我们仍不能确知,此次18军所谓的改装,是只将轻重机枪以及步兵武器换成国械,还是队属炮兵等重装备也全部换成国械。
毕竟在孟良崮战役前,整编74师的轻重机枪和步枪等都已经全部国械化了。但是美式的82迫击炮、60迫击炮和75山炮、卡宾枪等装备,还留在手里。
但无论如何,18军在淮海战役的时候,已经不能称其为美械军了,旗下三个师,以及9个步兵团,都不能称为,美械师和美械装备的步兵团了。
这是研究和讨论战史,一个不能忽视的挺重要的点。
上图:胡琏(1907年11月16日—1977年6月22日)
浙江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