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这儿可是中国,没人给你让座不是很正常嘛。”
这段时间也不知道咋了,地铁上总有些小摩擦冒出来。
南边深圳那位为座位的老太太刚被大伙儿说道完,这北京又冒出个事儿,一位大妈因为没人给她让座,竟然开始数落起咱们中国人来了,嘴里还时不时蹦俩洋词儿。
说是有对从美国回来的中国母子,在地铁上跟人吵起来了,就为抢个座儿。
当时车厢里人挤人,这位带着小孩的女士觉得,刚空出来的那个座位,就该是她和孩子的。
在她眼里啊,这哪儿是什么人情往来,简直就是文明的基本操作,就跟她从“美国”学来的规矩似的,天经地义就该这样。
不过真正让车厢里炸开锅的,倒不是那个空座位,而是她嘴里说出来的话。她那口气,就跟自己多高人一等似的,中文里夹着英文,跟孩子念叨:“咱这儿可是中国,所以才没人给你让座。”
就因为这句话,后面的事儿就一连串都来了。有乘客听不下去反驳了几句,她立马就转移目标,嚷嚷着这是她的“个人隐私”,别人管不着。
可她自己刚才说话那嗓门儿,恨不得整个车厢都听见,明明是把自家聊天变成了全车人都能听的事儿。
有个男乘客就反问了一句,那可真是问到点子上了:“那你在美国的时候,敢在公共场合这么大声嚷嚷不?”
这话一下子就把她自己说的那些歪理给堵回去了。座位的事儿倒成了小事儿,大伙儿反而都开始盯着她这“身份”问题了。
这位女士从一开始,就使劲儿想把自己包装成另一个样儿。她三不五时就提一句“我刚从美国回来”,说话也是中文里硬塞几个英文词儿。
这身“海外归来”的行头啊,她觉得既是保护自己的铠甲,又是能吓唬人的武器,好像这样就能证明她比咱们懂文明、有素质似的,想用“美国”这俩字儿,把自己从这“素质低”的中国地铁车厢里摘出去。
她甚至还指责跟她吵架的那个年轻小伙子:“就是因为有你这种人,才让美国人觉得咱们华人不咋样!”
她还想当“高级华人”代表,把人家小伙子归到“给华人丢脸”那拨儿去,想让人家在道理上站不住脚。可车厢里其他人也不傻,没被她这套“身份牌”给忽悠住。
小伙子当场就顶回去了,说她自己这行为才真叫“给华人丢脸”呢!后来又有个大哥看不下去插话,话里话外就是说她要是觉得美国好,那就在美国待着呗。
结果这位大妈还没听出大哥是在损她,反倒觉得自己在美国生活过是多了不起的事儿,又转过头去跟那小伙子吵得更凶了。
保安来了她还满口脏字儿
吵起架来,这位女士那嘴巴可真能说,跟装了马达似的,噼里啪啦语速快得很,气势汹汹的,就想靠大嗓门和快语速把别人压下去。
旁边看着的人都明白,这哪儿是讲道理啊,就是胡搅蛮缠,纯粹是心里不痛快瞎嚷嚷。跟她吵的那个小伙子呢,正好相反。
人家不慌不忙的,每个字都说得清清楚楚,基本上每句话都能戳到她话里的漏洞。一个光想着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一个呢,就咬死了道理不松口。
那位女士还想在语言上压人家一头,笑话人家小伙子英文说不利索。可等她发现不管是讲道理还是比嗓门,自己都占不着便宜的时候,她终于拿出了最原始也最没用的招儿:骂大街。
她开始咒人家父母,说人家家庭教育不好。这时候啊,她之前装的那些文明、素质、精英范儿,全都没影了,在控制不住的火气面前,只剩下最难听的骂街话。
吵架也从两个人的事儿,慢慢变成了整个车厢的人都来“评理”,越来越多的人看不下去,都开口说她做得不对。
她从一开始挑衅别人,到最后成了整个车厢都讨厌的人。开头嗓门大她赢了,可人心向背她可是输得明明白白。
没过多久地铁到站了,巡逻的保安赶紧进来劝架,可他也只能干巴巴地说“都少说两句吧”。碰上这种掺杂着道德、身份还有一肚子火的混战,几句劝和的话哪儿够用啊。
网友们都快吵翻了
车厢里的事儿算是告一段落了,可网上的讨论才刚刚热闹起来。大伙儿心里憋着的火,总算找着个地方撒了,而且比现场骂得更狠、更逗,也更不留情面。
她费劲巴力想装出来的“美国精英”样儿,被网友们扒得底朝天。什么“美国精英”啊,有人猜“说不定就是在国外打零工混日子的”。
说话中英文掺着用想显高级,被网友笑称是“散装英语十级选手”。她还说要报警,网友们就起哄:“赶紧打911啊!”。就连她长啥样,都成了大伙儿口中“一看就不好惹”的典型长相,热闹得不行。
在地铁上那会儿,大家被她的歪理说得没辙,可到了网上,大伙儿有的是办法怼她,甚至还有人乐呵呵地总结出“怎么一句话噎死对方”的吵架小技巧。
最后啊,这场因为一个座位闹起来的事儿,在现实里稀里糊涂就过去了,反倒在网上成了一场大伙儿都能参与的热闹场面,连说话方式都被拿来开玩笑。
#AIGC热点大赛#
浙江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