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拥有众多子孙,他的幼子胤祕年纪上比乾隆帝稍小,更在三个朝代中备受尊宠,这其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二十四子诞生
康熙帝共有三十五个儿子,其中十一个在年幼时不幸夭折,未能被正式排序,而实际参与排序的只有二十四位。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五月,63岁的康熙帝晚年得子,其庶妃陈氏生下了皇二十四子胤祕。陈氏出身于汉家,其父陈岐山身份平凡,她在康熙年间仅是一名无品级的庶妃。到了雍正时期,她被晋升为贵人,并在去世后追封为嫔。尽管生母地位并不显赫,但胤祕依然得到了康熙帝的特别宠爱,经常陪伴在康熙帝的身边。
童年安稳无忧
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722年,康熙帝驾崩,雍正帝继位。那时,胤祕年仅七岁,比雍正的四子弘历小了五岁。雍正帝让他继续留在宫中,与皇子们一起学习和生活。雍正四年,即1726年,胤祕的母亲陈氏不幸去世。尽管失去了双亲,但在哥哥和侄子的关照下,他依然茁壮成长。而且,雍正帝还开始为他安排职务,例如在雍正九年,他受命前往太庙进行祭祀。
获封亲王殊荣
雍正十一年,雍正帝对允祕的表现感到满意,于是下旨让宗人府封他为亲王。尽管允祕在学习上并不十分用功,但他最终还是被封为諴亲王。须知康熙帝的儿子众多,但并非每一个都能被封为亲王。在雍正朝,由于与兄弟之间的关系紧张,许多人仅被封为郡王或贝勒。允祕与他的侄子弘历、弘昼一同被封,这足以看出雍正帝对他的特别宠爱。
乾隆朝受重用
雍正帝在雍正十三年离世,乾隆帝随即登基,允祕便搬离了皇宫,住进了新王府。乾隆帝还特地为他配备了两位翰林院官员担任辅导。此后,允祕曾负责管理御书处、宗人府、玉牒馆,同时他还担任了镶白旗蒙古都统、正白旗满洲都统等职务。在乾隆年间,他积极参与了许多事务,全心全意地为皇室服务。
一生顺遂长寿
生活安宁,福禄双全。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目睹了清朝的昌盛。在错综复杂的皇家氛围中,他并未深陷于过多的政治纷争,平稳地走过了自己的一生。他虽然没有做出惊世骇俗的业绩,却赢得了三位皇帝的青睐,这本身就十分不易。
身后谥号为“恪”
乾隆三十八年,也就是1773年的十月,允祕不幸离世,享年58岁。乾隆帝为他赐予了“恪”字谥号,以此肯定了他的一生。允祕的一生,波澜不惊,他在皇室中稳步前行,成为了皇室历史上一个独特的身影。
众人普遍认为,允祕之所以能跨过三个朝代仍旧深受宠爱,其核心原因究竟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观点,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
浙江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