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工行业深度调整的2025年,一则重磅合作消息激起千层浪。6月19日,湖北兴华硅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标志着磷化工龙头兴发集团与化工巨头万华化学的合作进入全新阶段。注册资本5000万元的新公司,由兴发持股51%、万华持股49%,双方将共同掘金有机硅新材料这片蓝海市场。
这场"磷硅合璧"绝非偶然。追溯双方合作历程,从年初兴发在投资者平台透露合作意向,到如今合资公司落地,短短半年间,两大巨头的战略布局已然清晰。兴发集团手握核心磷矿资源,其副产物氯甲烷恰是有机硅单体合成的关键原料;而万华化学在高端材料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独具优势。这种资源与技术的完美互补,正在重塑中国有机硅产业的竞争格局。
但兴发集团的有机硅业务现状并不乐观。2024年数据显示,其有机硅系列产品虽贡献26.47亿元营收,毛利率却为-3.77%,主要厂区开工率仅68.42%,明显低于行业75%的产能过剩警戒线。这种"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正是当前有机硅行业周期底部的真实写照。
转机来自技术创新。兴发集团40万吨/年有机硅新材料项目一期的投产,不仅使其单体产能跃升至60万吨/年,更关键的是成功研发出高附加值的线性硅氧烷产品。这种具有柔性主链的高分子材料,因其独特的流变学特性,售价可比传统产品提高10%-20%,应用领域涵盖医美护理、医疗器械、电子封装等高端市场。
万华化学的布局同样值得玩味。近期其2万吨/年PDMS扩建项目公示,加上正在推进的高端硅共聚PC、MQ树脂等项目,显示出万华在有机硅领域的雄心。特别是MQ树脂这种具有双层笼形结构的特殊材料,在液态硅橡胶、医用压敏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更引人注目的是,万华已打通石墨负极、硅碳负极、树脂基硬碳负极等全流程技术,其硅碳负极材料展现出比传统石墨负极高得多的比容量和循环寿命。
这场强强联合背后,是中国化工产业向高端化转型的缩影。兴发集团依托与中科院共建的有机硅新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正在攻关有机硅皮革、泡棉等新材料产业化;万华化学则通过十大研发技术平台,持续加码高端有机硅产品的研发。两家企业的战略协同,或将改写全球有机硅材料的竞争格局。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合作不仅能够提升兴发有机硅装置的产能利用率,更将加速双方在高性能硅橡胶、硅树脂等领域的突破。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下游需求的持续增长,这场"磷硅联姻"有望带领中国有机硅产业走出周期底部,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浙江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